近日,尤溪縣人民檢察院依法起訴一起特大“傳銷案”。該案中,被告人打著“鄉村振興”“一帶一路”的幌子,搭建“卷軸模式”傳銷平臺,半年內吸引大量會員、非法吸收資金3億余元。辦理該案時,檢察機關通過精準審查、大數據監督及高效引導偵查,追贓挽損近1億元。本期《檢察故事》就來講講這起傳銷案的始末。 經查,2023年8月,歐陽某某與趙某某、馬某、吳某某為牟取非法利益,共同搭建“卷軸模式”傳銷平臺。為掩蓋
當“拉人頭”與“團隊計酬”成為商業模式的核心,合法的外衣下包裹的往往是傳銷的實質。 近日,北京市朝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綜合執法大隊查處一起利用電商平臺進行傳銷的違法案件。該案中,某科技公司在其運營的電商APP平臺上,推出了一項旅游服務產品,其商業模式隱藏著傳銷風險。 經查,該公司的核心運作模式為“推薦返利”機制,消費者購買旅游服務后獲得推薦資格。平臺設定“推廣大使-團長-創客-會員”多級架構
身處逆境、財運不佳,只要改名字、買吊墜就能改變運勢風水,就能過上幸福安寧的生活嗎?近日,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人民法院對一起傳銷團伙依法作出判決,被告人被告人寧某、顧某等犯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年到五年不等,并處罰金、沒收違法所得。 法院經審理查明,被告人寧某、顧某等人,先后利用多家公司為平臺,組織人員宣講與運勢、命運等有關的所謂數易文化,對聽課學員進行洗腦,后乘機銷售宣稱能改變運
10月17日高臺縣人民政府官方網站上發布了《關于警惕虛擬幣傳銷陷阱的風險警示》,該風險警示中提到了“高臺優利商務有限公司”,其實這是“優利商務”項目的一個下線公司,由參與者注冊,今年全國注冊的這種空殼公司有幾十家,主要目的是為推廣“優利商務”項目掩人耳目,“優利商務”是詐騙洗錢的虛假理財項目,目前已經不能兌現了。還是來看看官方發的風險警示全文如下: 近期,有群眾向公安部門反映,高臺優利商務有
“充200元就能拿分紅、領‘18萬機器人’,拉人還能賺傭金?”西充縣人民法院審理的一起案件,撕開了網絡傳銷的典型騙局--被告人饒某在緩刑考驗期內,參與“全民智能”APP傳銷項目,直接或間接發展下線2524人、層級達13級,最終被撤銷緩刑,數罪并罰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六個月,并處罰金1.5萬元。這起案例不僅揭露了網絡傳銷的“洗腦套路”,更警示所有人:傳銷是“萬丈深淵”,一次踏錯可能毀掉一生,再犯只會
10月13日,安徽六安市市場監管局組織召開全市打擊傳銷工作會議,各縣區市場監管局分管負責同志及相關業務股室負責人參加會議。會議傳達了近期關于打擊傳銷工作的相關會議精神,分析當前形勢,并就下一步全市打傳工作作出具體部署。 會議指出,傳銷活動嚴重擾亂市場經濟秩序,影響社會和諧穩定。全市市場監管系統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認識打擊傳銷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將思想和行動統一
“拉人頭”“入門費” “高額回報”“封閉式培訓” “共享經濟”“虛擬幣” …… 這些“坑”你還在踩嗎? 認清傳銷,守住你的錢袋子! 2005年11月1日 《禁止傳銷條例》正式施行 距今 已經頒布實施近20年! 可仍有人被“一夜暴富”的傳說 騙進傳銷的坑……
近年來,隨著信息網絡的迅猛發展,新型詐騙手段層出不窮,防不勝防。近期,檢察機關辦理了一起組織、領導傳銷活動案,參與傳銷活動及被騙者人數達數百人之多。讓我們以案為例,來撕開新型詐騙“外衣”,識破傳銷騙局真面目,帶您學習相關法律,遠離違法犯罪和被騙陷阱。 【基本案情】 2023年5月,被告人何某某在其上線引誘、宣傳下,實名注冊了一款“碳中和、碳達峰”的某匯網絡APP并進行充值。何某某掌握該網絡
近期,王先生在常州意外發現一個以“眾籌50300分錢游戲”為幌子的傳銷組織。 該組織不僅設有固定的窩點和學習場所,更以“出局即可賺取500萬”的誘人承諾,瘋狂招攬不明真相的參與者。 在“一對一”串門洗腦時,傳銷組織特意強調模式的公平公正透明,無資金沉淀和無風險投資,以此蒙蔽考察的新人,實則暗藏玄機。 一、傳銷迷局:五星崗位與虛幻承諾的雙重陷阱 這個傳銷組織的核心玩法,圍繞著“50300
為進一步提升學生群體對傳銷活動的辨別能力和防范意識,區市場監管局于10月13日在上海市工程技術管理學校(豎河校區)開展“遠離傳銷、守護幸福”主題宣傳活動,將實用的防傳知識與真實案例搬進課堂,為學生們帶來一堂“沉浸式”安全守護課。 講座開始前,同學們認真閱讀宣傳冊,對什么是傳銷、傳銷的主要特征、傳銷的模式類型、傳銷的危害、傳銷和直銷的區別有了初步了解。 講座中,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化身“防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