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拉薩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了解到,近期“鳳凰潮”APP被曝涉嫌傳銷,區外已有多人被騙,廣大群眾需注意防范: 一、傳銷模式:該APP以“網絡營銷”“電子商務”為偽裝,實際是靠“拉人頭”發展下線的傳銷。參與者收入主要來自新成員繳納的費用,而非真實產品銷售,屬于典型的龐氏騙局; 二、投資陷阱:它要求繳納高額入門費或購買昂貴產品才能加入。初期可能返還小額“收益”作為誘餌,誘騙你投入更多資金,
為使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各級各類學生、中(老)年人認識了解傳銷違法行為的本質和社會危害,進一步增強甄別防范傳銷意識,堅決抵制和監督舉報傳銷行為,同時為便于工作人員回答群眾咨詢傳銷方面的問題,市場監管部門匯總部分傳銷知識宣傳材料,力使宣傳教育防范工作可知可感可及,切實維護人民群眾根本利益,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01傳銷 傳銷是指組織者或者經營者發展人員,通過對被發展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發展人員數
在11月6日舉行的全國市場監管系統規范直銷與打擊傳銷工作座談會上,市場監管總局強調,必須堅持監管為民,持續嚴厲打擊傳銷違法行為,防范聚集式傳銷回流反彈,堅決遏制網絡傳銷發展蔓延;必須堅持問題導向,進一步創新傳銷治理方式,推動實現從“部門執法”向“協同共治”轉變,提升監管執法效能;必須堅持底線思維,進一步加強全鏈條監管,加強源頭治理、綜合治理,全力擠壓傳銷活動的生存空間,鏟除傳銷活動的滋生土壤。
為切實增強青年學生防范傳銷的意識和能力,營造打擊傳銷、群防群治的良好社會氛圍,近日,埇橋區市場監管局、宿州市公安局埇橋區分局走進宿州逸夫師范學校開展2025年“遠離傳銷 守護幸福”禁傳宣傳進校園活動。 工作人員向師生們普及了傳銷的危害及防范知識、舉報途徑等,重點講解了如何識別和遠離傳銷組織,重點剖析“校園貸”“創業投資”“兼職刷單”等易誘騙學生參與的傳銷陷阱,建議師生保持警惕,不要輕信異地高
為提升在校師生防范傳銷的意識和能力,11月5日,阜陽市潁上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在耿棚中學開展“慧眼識傳銷 攜手筑防線”主題宣傳活動,為110余名師生帶來一堂生動的反傳銷普法課。 活動現場,執法人員向學生發放了《拒絕傳銷進校園 增強防范促和諧》《打擊非法傳銷——關于〈禁止傳銷條例〉你必須知道的事》等宣傳資料,并結合近期查處案例,開展普法講座。講座詳細剖析傳銷組織利用學生涉世未深、求職心切的心理實施
11月4日,河北省秦皇島市海港區人民檢察院發布消息稱,該院依法對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的犯罪嫌疑人劉某某批準逮捕。 “平債”實為“筑債” 犯罪嫌疑人宋某某、顧某某、溫某某等人員依靠“某某有限公司”的某項目,在該公司無實際辦公地點和實際商品的情況下,通過“拉人頭”的形式誘騙社會公眾,聲稱能夠將信用卡、花唄等債務平掉,以此種“平債”的名義實施非法傳銷。 這種“拉人頭”收取入門費并以發展人員數量
近日,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大武口區市場監管局與區公安分局協同開展打擊傳銷專項行動,成功打掉一個以“西部大開發專項基金”為名的傳銷組織,抓獲核心成員35名,現場查扣涉案資金800余萬元。該行動有效遏制了傳銷犯罪的蔓延,維護了地方經濟秩序與社會穩定。 自2025年4月起,大武口區市場監管局陸續接到多起群眾舉報,反映有人以“西部大開發專項基金”“國家人力資源雙向扶貧”等名義開展疑似傳銷活動。市場
11月3日,河北省秦皇島市人民檢察院發布消息稱,公安機關移送該院一名“兩重宏利”傳銷案涉案犯罪嫌疑人。 警示信息顯示,該傳銷組織以國家“兩重”建設(國家重大戰略實施、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為幌子,虛構“2025年增加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信息,誘導群眾下載“兩重宏利”APP參與所謂“國家建設項目投資”。犯罪嫌疑人錢某已于2025年9月26日被河北省秦皇島市人民檢察院批準逮捕。 河北省秦皇島市
近日,我院依法對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的犯罪嫌疑人劉某某批準逮捕。該案涉及范圍廣,涉案金額大,嚴重擾亂經濟秩序。 案情回顧 “平債”實為“筑債” 犯罪嫌疑人宋某某、顧某某、溫某某等人員依靠“某某有限公司”的某項目,在該公司無實際辦公地點和實際商品產品的情況下,通過“拉人頭”的形式誘騙社會公眾,聲稱能夠將信用卡、花唄等債務平掉,以此種“平債”的名義實施非法傳銷。這種“拉人頭”收取入門費并以發展
近日,鐘山公安分局開展打擊傳銷宣傳工作,切實筑牢社區防范傳銷的安全防線,增強群眾對傳銷活動的辨識力。 宣傳中,民警們結合近年來查處的傳銷典型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居民們詳細講述了傳銷的定義、表現形式及新變種,重點剖析校園貸、創業投資、實習兼職等易誘騙學生參與的傳銷陷阱。通過案例拆解、風險警示等方式,揭示了傳銷的本質特征,以及其對個人、家庭和社會的嚴重危害。同時,民警們還傳授了防范傳銷知識